"筑梦·兴海·强国"大讲堂第11期——Segen Farid Estefen院士与Milad Shadman教授介绍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与未来发展方向

发布者:王博成发布时间:2025-10-31浏览次数:10

20251024日,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筑梦·兴海·强国"大讲堂第11期在西海岸工程楼A101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期讲座特邀巴西国家海洋工程研究院院长、巴西工程院、科学院Segen Farid Estefen院士与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Milad Shadman教授担任主讲嘉宾,带来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与未来发展方向的专题学术报告。我院史宏达教授、孟珣副教授,以及学院师生代表数十人共同参加了本次活动。

Segen Farid Estefen院士以“Brazilian National Institute for Ocean Research”(巴西国家海洋工程研究院)为题,系统介绍了该研究院的战略定位、核心研究领域、重要科研设施以及在推动巴西海洋科技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在海洋资源评估方面,Estefen院士详细阐述了巴西丰富的海洋能源潜力,特别是海上风电和波浪能的分布与特性评估方法,强调了准确的数据采集与建模对于资源商业化开发的重要性。在浮式风机安装与建设技术方面,他重点介绍了适用于深海环境的浮式基础结构设计以及在复杂海况下安全高效的安装工艺所面临的工程挑战与创新解决方案,并分享了巴西在相关领域的项目规划与实践经验。在系统预测领域,Estefen院士探讨了如何利用先进的数值模拟与人工智能技术,对浮式风机系统的动态响应、结构完整性及发电效能进行高精度预测与优化,以确保整个生命周期的可靠性与经济性。

  Milad Shadman教授随后作了关于“Development and integration of multiple offshore renewable sources”(多种海上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集成)的主题汇报,分享了其在海上风能、波浪能、潮流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方面的前沿研究成果与发展展望。重点介绍了巴西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正在开展并计划执行的一系列前沿研究项目。他深入探讨了多学科联合在解决气动-水动不相似这一关键难题上的创新思路与方法。据悉,该校拟建立先进的跨学科风机一体化模拟技术,旨在有效解决当前实验室风机研究中存在的尺度效应与环境模拟不匹配等核心阻碍,为下一代风机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可靠工具。

据悉"筑梦·兴海·强国"大讲堂作为工程学院、海岸与海洋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与海洋工程装备基础科学研究中心联合打造的学术品牌,将常态化邀请国内外顶尖专家,围绕海洋智能装备、深远海开发技术、海洋碳中和等战略方向开展讲座,致力培育胸怀蓝色梦想、担当时代重任的海洋工程卓越人才,服务海洋强国建设。


报告人简介:

Segen Farid Estefe巴西工程院、科学院两院院士,巴西国家海洋工程研究院院长,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名誉教授,海洋可再生能源小组协调员,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会士,ASME海洋、海上和极地工程分会顾问委员会成员,水下技术学会(SUT-UK)会士,SUT巴西技术委员会主席,中国石油大学与里斯本大学高级技术学院海洋技术与海洋工程中心访问教授,中国教育部与国家外国专家局“111计划”成员。主持由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中巴联合项目。

Milad Shadman: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UFRJ教授,长期从事海上可再生能源系统与脱碳方面研究。他在该领域有超过15年的研究经验,并有超过5年的教学经验。研究领域包括浮动风力涡轮机、波浪能转换器、海洋热能转换系统和浮动太阳能系统的设计、分析和控制。研究还涉及这些技术在石油和天然气脱碳、氢气生产和水淡化中的应用。他是泛美海洋能源协会(PAMEC)的董事会成员,并担任国际电工委员会IEC-T 114海洋可再生能源镜像委员会的协调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