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4日,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筑梦·兴海·强国"大讲堂第7期在崂山校区工程楼2号楼518室举行。本期讲座特邀丹麦技术大学邵炎林副教授担任主讲嘉宾,以"人工养殖海带在波浪与水流中的建模研究: 解析、数值与实验"为题作学术报告。讲座由海洋工程系系副主任张敏教授主持。学院数十名师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邵炎林副教授在报告中系统阐述了海带养殖工程研究的背景与意义,指出其在促进蓝色经济发展和实现"双碳"目标方面具有独特价值。研究团队采用"实验-数值-解析"的研究方法,构建了波流耦合环境下人工养殖海带的动力学模型。在实验研究方面,团队使用硅胶材料模拟海带生物力学特性,通过引入Cauchy数、质量比和浮力参数等无量纲数,系统揭示了海带在稳态流与非稳态流中的动力响应机制,阐明了静态响应与颤振响应的内在机理。在理论建模方面,研究团队基于线性化动量方程、浸没边界方法、结构非线性求解器等手段,建立了双向耦合数值模型,实现了人工养殖海带在浪流环境中大变形运动的准确模拟。在解析分析方面,研究团队构建了波浪在海带养殖场中传播与衰减的相位解析理论模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研究的所有模型和数据集已在DTU Data平台开源共享。报告结束后,与会师生就海带养殖工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与邵炎林副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本次学术报告不仅展示了海洋工程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更为我国深远海养殖装备研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技术参考。
据悉"筑梦·兴海·强国"大讲堂作为工程学院、海岸与海洋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与海洋工程装备基础科学研究中心联合打造的学术品牌,将常态化邀请国内外顶尖专家,围绕海洋智能装备、深远海开发技术、海洋碳中和等战略方向开展讲座,致力培育胸怀蓝色梦想、担当时代重任的海洋工程卓越人才,服务海洋强国建设。
报告人简介:
邵炎林,丹麦技术大学副教授,北欧工科五校联盟海洋工程国际硕士项目负责人。担任:丹麦国家标准委员会(海洋能)技术专家、IEC国际标准委员会(海洋能)技术专家、Journal of OMAE 副主编、Ocean Engineering 和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等期刊编委。2024年获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副主编奖。培养博士生近10名,硕士生40名。指导博士生获得2021年Tuck fellowship and 2025年Newman-Evans fellowship,指导硕士论文获丹麦工业流体协会最佳硕士论文奖、丹麦船舶海洋工程师协会最佳硕士论文奖。其研究多次受欧盟、丹麦自然科学基金、丹麦科技部、丹麦海事基金、以及DNV与COWI等企业基金资助。目前为欧盟ESOMOOR 浮式风电场项目负责人、首席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