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人工智能(AI)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工程学院依托各基层教学组织陆续开展“DeepSeek在本科课程教学中的思考与应用”专题研讨会,旨在分享知识、交流经验,激发创意,进而营造教师主动利用AI赋能课程建设,创新教学模式,拥抱智能时代。
3月18日,海洋工程系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组织教师召开专题研讨会议,对DeepSeek等AI技术在专业本科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享,并就DeepSeek在后续课程建设和教学中的潜在应用进行了深入讨论。会上,于立伟老师展示了DeepSeek与Xmind/Neo4j的结合应用,如何自动生成《理论力学》和《海洋工程导论》课程的思维导图和知识图谱,并详细阐述了提示词的运用技巧。孟珣老师依托2025年高等船海院校课程思政重点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人工智能时代海洋工程装备类课程思政元素挖掘设计与实践路径》,分享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挖掘海洋工程装备类课程中的思政元素的实践路径与思考。
3月20日,机电工程系举行研讨会,宁东红副主任主持会议并作报告。他详细阐述了学校海大云学堂接入DeepSeek平台的方法,并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实际操作流程。与会老师们结合各自负责的课程,深入探讨了AI辅助教学方法的实践应用、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优化设计策略。
土木工程系围绕“DeepSeek的应用场景、使用方法及实施挑战”组织教师展开深入研讨。会上,教师们共同学习了《教师教学发展报告会-AI赋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文档及《DeepSeek给大学教师的深度使用攻略》等文章。何一鸣老师结合自己的教改项目做了经验分享。
自动化及测控系主题研讨会上,教研室主任张立强借助石油大学专业认证课程目标评价软件的实例,展示了DeepSeek在教学管理中的实际应用,同时结合个人课程建设经验,介绍了雨课堂及其AI功能。教师们普遍认为,人工智能与本科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预示着教育领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模式革新和机遇挑战。
通过此次系列研讨会,学院教师深切感悟到,AI正在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产生深刻影响。AI时代下,教育教学正在从“教师”-“学生”的两元关系,向“教师”-“AI”-“学生”的三元关系发展,广大教师需开放思维、积极学习,发挥好人工智能工具的积极作用,助力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的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