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圆满完成百年校庆系列任务,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
学院以40年来取得的成绩积极向学校献礼,圆满完成百年校庆系列任务。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深度融入学院整体事业发展布局,扎实推动重要回信精神贯彻落实。
2. 船舶与海洋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成功获批
船舶与海洋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成功获批,学院以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利工程学科为引领,融合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等协同发展的思路总体达成。
3. 与招商工业集团合作成效凸显
中国海大-招商工业海洋工程与技术创新研究院项目签约仪式
依托“中国海大-招商工业海洋工程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布局深海探索关键技术与装备攻关,完成“2024首批深海探索专项”项目立项,顺利实施6000米级深海试验,多项指标国际领先,取得学校首个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
4.轮机工程本科专业与动力工程硕士专业完成国际认证
轮机工程本科专业与动力工程硕士专业国际认证复审现场考察
8月22至23日,轮机工程本科专业与动力工程硕士专业顺利完成英国轮机工程及海事科技学会(Institute of Marine Engineering, Science & Technology)工程教育国际认证复审现场考察。
5. 高质量组织承办行业高水平学术会议
第二十一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
10月18至21日,组织承办第二十一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会议以“推动我国海洋与海岸工程领域产学研协同发展”为主题,近600名专家学者出席。
“大型海上漂浮结构”专题国际会议
10月9至10日,主办“大型海上漂浮结构”专题国际会议,就大型海上漂浮结构前沿科学问题、新型装备研发等领域展开世界级高端对话,完成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学术专刊(Floating Structures)的组稿工作,这是Engineering第一次组织海洋工程领域的专刊。
6. 有组织科研取得重大突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研究中心项目中期考核获评优秀。学院科研项目立项经费合同总额1.08亿元(其中横向课题新立项合同金额8884.82万元),总到账经费1.36亿元,较上一年度增长30%。新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合作项目1项、面上项目11项、青年基金等9项,创学院历史新高。
7. 教师能力提升效果明显
王树青获评山东省优秀教师,宋大雷获评山东省教学名师。张继获山东省博士后大赛金奖,张凤鹏获银奖,刘鹏飞获铜奖。获批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博士生项目;8名博士后获得青岛市2024年博士后资助。
8. 科技奖励持续增加
梁丙臣以第三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以第一完成人获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刘贵杰以第二完成人获得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谢迎春被国际学术组织ScienceFather授予2024年国际学术“最佳研究者奖”,李崇以第一完成人获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山东省自动化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杨树桐牵头获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9. 成功举办行业科创类赛事
第十三届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暨首届船舶与海洋工程类教师教学创新大赛(齐鲁区域赛)
7月13至14日,组织承办第十三届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暨首届船舶与海洋工程类教师教学创新大赛(齐鲁区域赛)。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设置七个赛项门类,共有15所院校428支队伍 1362人报名参赛。
10.学生科技创新、文化活动成绩喜人
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获奖证书
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现场
学院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信息技术大赛等赛事中表现突出,600余人次、150余支团队或作品获得市级以上奖项,其中获国家级奖79项,创学院历史新高。学生访谈优秀“五老”所撰写文稿获评教育部关工委2024年“读懂中国”活动优秀征文。